上一周上心理咨询技术的培训课,老师说心理咨询师提升自己的心理弹性和抗压能力要经常做三件事:独处、爱以及做一些无用的事情。我觉得老师的总结非常精妙和有趣,私以为不单单是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的人,而是所有的人如果能经常做这三件事,生活应该会快乐很多。
独处是让自己和自己相处,留出时间和空间面对自己。我一直认为孤独是人生的重要伴侣。一个人能够学会怡然自得地独处,独处时容易把自己搞得快乐起来,他在和别人相处时也比较容易理解和尊重他人,会有更多积极愉悦的人际交往体验。独处,让我真正明白了一个人生活是怎样的状态;也让我看清自己的需要,理解自己的种种矛盾之处;它同时提供了一个直视自己,和自己对话、碰撞、握手言欢的机会。强调独处对一个人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如果说独处是与自己相处,那么爱除了爱自己之外,显然是需要另一个对象的。50多年前,哈罗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恒河猴实验。他们将8只小恒河猴和猴妈妈隔离开,幼猴被随机分成两组给两只人工母猴抚养,一只母猴是这样的:用光滑的木头做身子,用海绵和毛织物把它裹起来;在胸前安装一个奶瓶,身体内还安装一个提供温暖的灯泡。另一只母猴是由铁丝网制成,外形与木制母猴基本相同,以便使幼猴用接近木猴的方式接近它。这只铁丝母猴也安装能喂奶的乳房,且也能提供热量。换句话说,这只铁丝母猴与木制母猴相比,除了在被哈罗称为“接触安慰”的能力方面有差异外,其他方面完全一样。研究者把这些人造母猴分别放在单独的房间里,这些房间与幼猴的笼子相通。
结果很多人应该都能猜到了。刚开始所有的幼猴与两只人工母猴都有接触,但是经过最初几天的调适后,无论哪只母猴提供奶,所有的幼猴几乎整天与毛茸茸的木制母猴待在一起,甚至是那些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它们为了吃奶才迫不得已离开木制母猴,吃完后便迅速返回到绒毛母猴这里,所以,并不是有奶就是娘啊。这些幼猴大多数时候都在绒毛母猴周围玩耍,困了还会在它怀里睡觉。当一只发条玩具熊在旁边“咚咚”地打鼓时,害怕的小猴会选择紧紧抱住绒毛母猴以寻求安慰和保护,而不是铁丝母猴。随着幼猴年龄的增长,这种反应变得更加强烈。无论是哪一只母猴喂养的幼猴,其反应没有差异:当它们害怕时,都会到绒毛母猴那里寻求安全感。
还有一次,哈罗把幼猴放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了,里面放了积木等一些新玩具。如果有绒毛母猴在场,小猴子们会把“她”当作安全的来源,会喜欢出去探索和摆弄各种玩具,然后时不时回到母猴的怀里,接着又继续出去玩。然而,如果只有铁丝母猴在场,它们就会对陌生环境充满了恐惧,它们哭叫,缩成一团,焦虑不安,根本不会去玩玩具,探索外面的世界。
除此之外,哈罗还发现,铁丝母猴喂养的小猴对牛奶消化不良且经常腹泻。这说明缺少母猴的接触安慰使幼猴产生心理上的紧张。
这一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证明了跟猴子一样,人类除了基本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外,还有一种要接触柔软物质的需求。接触柔软的物质会带来了安慰,而安慰感才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爱的最重要的元素。人是需要爱的,需要情感依恋的,被人爱跟吃饱饭一样是人的基本需求。这个实验让我们看到爱是有物质属性,它是柔软的、温暖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爱的作用,不仅让你的身体更健康,还可以给人安全感和支撑感,让一个人能够更安心更自由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汤姆•奥克斯曼博士研究了一群因为心脏病开刀的病人。他想预测哪些病人开刀以后恢复得较快,而哪些病人没有办法存活。
结果他发现,竟然有两个很简单的问题可以来区分这两大群人:
第一个问题是,你跟旁边的人有没有定期规律性的、有意义的、爱的连接?
第二个问题很奇妙,就是你有没有从你的宗教信仰上得到力量与安慰?
对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人,在6个月内,死亡率是21%。但是对于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即他们既有有意义的爱的连接,同时也从宗教上得到力量与安慰的人,死亡率只有3%。短短6个月之内,竟然有7倍的差别!
亲密关系是具有治愈作用的。无论是父母、恋人还是好友给予的爱会让一个人活得更健康,同时生出一股自信来,遇到挫折也不逃避,也不害怕。那种“反正有人爱我”的感觉能够让一个人敢于活出真实的自我,有利于发挥自我内在的潜能,安心自由地去探索外部的世界。
如果说独处和爱讲得都是关系,和自己的关系,和身边人的关系,这些关系可以带给心灵力量,那做无用的事情呢?
前段时间,男友跟我讲他们单位领导考核员工绩效的事情。他所在的部门是创新部门,部门里很多员工都是搞科研的,但是科研这种东西,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出成果的,往往需要一个人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的同事都是很热爱自己工作的那种人,按他的话说是“技术狂人”,但是因为要应付领导的检查,怕领导问,你这个东西有没有实际的作用?可不可以为公司带来利益?所以,每次领导要检查工作的时候,他们都赶紧先弄一个所谓的“科研成果”出来给领导看,而不是把自己真正在做的事情告诉领导,因为怕领导不让自己干了。
男友和我说,搞科研的人有两类,一类是领导说这个东西有用,有市场,然后将这个科研目标安排给科研人员,科研人员就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另一类人对某一事物很感兴趣,他自己愿意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也不清楚自己能不能研究出结果,也不确定这个研究结果有啥用,反正就凭着自己的兴趣和热情去做了。结果有意思的是,后者往往更能成功,搞出非常创新和实用的科研成果来。
据说,有个人是一个化工博士,还很热爱文学,突然有一天他对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很感兴趣,就开始从自己学科的角度去研究荷花为什么出污泥而不染,甚至还申请了研究经费,领导也不知道他这个研究到底有什么用?可是后来发现这个东西很有用,比如矿井里头,因为井下很冷,戴着眼镜作业的时候,眼镜很容易起雾,如果在上头涂上一层这样的涂料的话,它就不会起雾了。再比如它可以让高速公路上的标牌“出污泥而不染”。因此这个产品第一年推出的时候就有十亿美金的销售额。
管理学喜欢讲目标管理,说做什么事情要以目标为导向,才会有好的结果。一个公司要有好的业绩,必须目标清晰,而且目标要能不断拆分,大目标要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小目标又要分解为更小的目标。但是如果一味地盯着目标,那些短期内无法出成果的事情,就没有人去做了,而这些事情往往到后来却起着改变公司命运的作用。
一个公司是这样,一个人也是这样。小的时候,对于写作这件事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要靠它赚钱。当我在日记本上奋笔疾书的时候,我妈在旁边说,你别整这些没用的玩意,赶紧洗洗睡吧。我也不理她,继续写我的日记,因为我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后来靠着多年的锻炼和累积,我就出书了,现在靠文字为生。我想就算我出不了书,我还是愿意去做这个事情,因为我就是喜欢做这个事情。一般来说,当你有一个好的,愉悦的过程时,这个过程中就有很多的正能量,这些正能量导向的结果也不会坏到哪里去。
我认为一个人常常要做一些“无用”的事情,生活才会更有乐趣一些。你学摄影不一定是为了成为摄影师,也不一定是靠摄影赚钱,但是如果你喜欢,它让你的生活更丰富了,你的内在变得不一样了,你会明白哪个角度取景好,知道怎么构图更美,知道怎么去欣赏一幅摄影作品,而不是只有一句:嗯,这张照片不错。
如果说“独处”讲的是与自己的关系,“爱”讲的是与他人的关系,那么“做无用的事情”则是讲我们与生活或者人生的关系,经常做一些无用的事情,人的身心灵反而会更健康。这符合道家说的“无为而治”,意思是放下一些控制,放下一些目的性,遵循事物的自然趋势而为。我想当一个人做到“独处、爱和无用的事”,那他的生活一定是顺着自己的生命节奏,与生活本身共舞,绽放出自己生命的精彩与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