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哈工大由中长铁路移交中国政府接管时,全校有教师144人,其中本地苏侨120人,中国教师只有24人。为了解决师资力量缺乏的困难,老校长冯仲云、陈康白以及李昌、高铁同志都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来对待。
陈康白校长曾提出把教育部1950年电告各省选派2-3名优秀青年教师、助教到哈工大作研究生的人中,选留20名申请批准给哈工大作教师和干部骨干(高铁同志直接参与选拔工作)。结果有云南大学来的李家宝、清华大学来的陈雨波、武汉大学来的俞大光、北洋大学来的王光远以及陈定华、孙瑞蕃、胡松林、钟善桐等人被留校工作。
学校请求高教部从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借调部分教授来校工作,并研究学习苏联的教育制度与教学经验。马大猷、夏震寰、李酉山、李德兹、吴存亚等教授都曾在哈工大任教一段时间。同时将国外刚归来的专家直接分配到哈工大长期工作,如洪晶教授等。
为了培养师资,1952年至1955年最早几届本科中国毕业生大部分留了下来。1952年和1953年两年共调出112人,直接跟苏联专家学习,明确作为师资对象培养。学校还请国家直接分配相当数量的本科及研究生班的毕业生给哈工大,作为进一步培养的师资。
1955年和1956年,先后派出46人赴前苏联攻读副博士学位。另有24人分赴苏联和捷克进修或答辩学术论文。雷廷权院士曾于1955年以进修教师身分赴莫斯科钢铁学院,潜心研究形变热处理,并取得了学位;王仲奇院士也于1960年赴莫斯科动力学院进修。
另一方面,学校采取精选在校的本科生到国内兄弟院校和中国科学院代培或进修的办法培养青年教师,如1956年为了筹建无线电系,向清华大学派出了一个组,由当时电机系吴存亚主任带队到清华进修。此外,从电机系学完二年级课程的学生中抽调6名学生到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插班学习(刘永坦院士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专业大发展,还从在校生中大量提前抽调“小教师”,成规模的有两批,一批360人,一批420人,他们都成为哈工大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
1957年,经高教部批准,哈工大在全国首次评定13名副教授。他们是:李家宝、陶乾、袁哲俊、侯镇冰、陈定华、俞大光、王光远、胡松林、陈雨波、王铎、孙瑞蕃、张之凡、竺培勋。他们的平均年龄在27-28岁。许多人当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时只有20多岁。
1957年,学校教师队伍已发展到856人,平均年龄只有27.5岁。他们承担了全校的教学任务,其中有部分教师开始了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李昌校长非常自豪地称赞这支年轻的教师队伍为“八百壮士”。
1962年,年仅26岁的数学教师吴从炘由于教学科研取得优异成绩,从助教破格升为副教授,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毕业的一大批中青年教师也有800人左右,被称为哈工大第二代“八百壮士”。1987年以来,补充新教师以研究生为主,每年选留150人左右,他们逐步形成了哈工大第三代“八百壮士”。
1987年,有4名青年教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其中年龄最小的曹珍富当年只有25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副教授。1989年,又有22名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并有两名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晋升为教授。他们成为哈工大第三代“八百壮士”的排头兵。
现如今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文虎、王光远、雷廷权,为代表的第一代“八百壮士”,和以两院院士刘永坦为代表的第二代“八百壮士”发扬“甘为人梯”精神,致力于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带领青年教师奋力拼搏。校长王树国教授、副校长周玉教授为代表的第三代“八百壮士”正在哈工大挑大梁,他们已经成为哈工大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学术界颇有影响。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从哈工大走出了85位省部级以上领导,78位两院院士,100余位高等学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